蘅东光IPO:营收暴涨1.76倍遭拷问,对AFL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客户回函数据集体“对不上”,存货激增240%
2025年9月25日,蘅东光通讯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蘅东光”)IPO申请将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审议。公司计划募集资金4.94亿元,将投入到桂林制造基地扩建(三期)项目、越南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总部光学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但在这一规划背后,公司业绩真实性存疑、客户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内控流程不规范等三重问题已浮出水面,恐将成为审议会上监管层重点追问的焦点,为其IPO闯关增添变数。
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业绩呈现“跨越式”增长:营业收入从4.75亿元跃升至13.15亿元,三年间增长1.76倍;归母净利润从0.55亿元增至1.48亿元,增幅1.69倍。然而,北交所已在三轮问询中连续聚焦盈利增长问题,每一轮均直指“盈利增长可靠性”,反复问询其业绩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让公司业绩背后的真实性愈发受到市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至2024年,公司对第一大客户AFL销售占比更从34.80%飙升53.71%,销售额三年间从1.65亿元增至7.06亿元,增长近3.27倍。不过,AFL集团全球销售收入三间从871.43亿日元增至1,625.5亿日元,增幅87%,三年增速远低于蘅东光对其单一客户的销售增幅。对此,蘅东光以“AFL内部交易主体调整、区域需求变化”为由,坚称增长“具有合理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财务数据异动,2024年末,公司存货余额飙至2.83亿元,较上年激增240%,主要原因为原材料及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急剧增加。这一异常变动进一步加剧了对其财务健康程度的质疑。
中介机构的核查结果更暴露关键问题。2022年至2024年,回函不符金额经调节后的可确认收入分别为1.52亿元、3.67亿元和9.96亿元。数据显示,回函不符涉及的收入金额与差异调节后的可确认收入金额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所有客户回函金额均与公司确认收入数据存在出入。北交所要求保荐机构提交收入真实性及在手订单核查的详细工作底稿。
关联交易与内控方面的漏洞同样刺眼。2021年度至2023年,公司存在关联方代付费用行为,UNITED SUCCESS在2021年为公司代付48.24万元,之后两年未再发生;金某辉三年内累计代付24.24万元。
三轮问询紧盯增长真实性,存货激增240%再添隐忧作为一家专注光通信无源器件的企业,蘅东光的主营业务涵盖无源光纤布线、内连光器件及配套产品,具体包括光纤连接器、柔性线路、配线管理产品等,业务范围清晰明确。但近年来其业绩的“狂飙式”增长,却始终未能摆脱监管质疑。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4.75亿元暴涨至13.15亿元,三年间增长1.76倍;归母净利润从0.55亿元增至1.48亿元,增幅1.69倍。其中2024年更是“爆发式”增长,营收同比激增114%,净利润同比飙升129%。然而,这组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数据,却触发了北交所的三轮问询,每一轮均将“盈利增长可靠性”作为核心问题追问。
客户集中度的持续走高,进一步放大了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2022年至2024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从3.17亿元增至10.12亿元,营收占比从66.74%升至76.97%,近八成收入依赖头部客户。其中,公司对第一大客户AFL的依赖度更是“跳涨”——销售占比更从34.80%飙升53.71%,销售额三年间从1.65亿元增至7.06亿元,增长近3.27倍。
针对这一异常,北交所在首轮问询中便要求公司说明“对AFL销售占比持续提高的合理性” 及业绩增长具体原因。蘅东光回应称,系AFL终端客户投资需求增长,叠加公司规模化制造与新品开发能力,得以承接大批量订单,预端接布线总成与传统连接器产品均实现放量。
第二轮问询中,北交所直指收入增长真实性,且再次聚焦AFL。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至2024年,AFL集团全球销售收入分别为871.43亿日元、1,496.57 亿日元、1,625.58 亿日元,三年增速远低于蘅东光对其单一客户的销售增幅。对此,蘅东光以“AFL内部交易主体调整、区域需求变化”为由,坚称增长“具有合理性”。
到了第三轮问询,北交所态度更趋明确,直接质疑“2024年收入大幅增长真实性及期后业绩可持续性”。公司以“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达2.78亿元(不含税)” 为由,声称“期后业绩下滑风险较小”。
上图来源:蘅东光回复第二轮问询函
雪上加霜的是,2024 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急剧攀升至2.83亿元,同比增幅239.53%,近乎翻倍增长,且主要源于原材料与库存商品的大幅堆积。
客户回函金额与公司确认收入100%不符,保荐机构被要求提供底稿近年来,蘅东光的外销收入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其外销收入分别达到了3.61亿元、4.84亿元、11.5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从75.90%增至87.62%,境外市场已成为蘅东光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鉴于境外客户有着自身特定的交易习惯,蘅东光与诸多主要外销客户之间并未签订框架协议。其订单大多是通过邮件或者供应链系统直接下达,缺乏传统合同的有力约束,这一情况引起了监管部门对其收入确认真实性的高度关注。
上图来源:蘅东光回复第二轮问询函
为了切实核实外销数据,中介机构针对蘅东光实施了函证以及客户走访等一系列核查程序。然而,2022年至2024年,回函不符金额经调节后的可确认收入分别为1.52亿元、3.67亿元和9.96亿元。数据显示,回函不符涉及的收入金额与差异调节后的可确认收入金额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所有客户回函金额均与公司确认收入数据存在出入。
面对这样的情况,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给出解释,称差异主要是由入账时间差、客户对函证确认范围和口径的理解偏差等因素所导致,并着重强调这些差异“具备合理性”。
上图来源:蘅东光回复第二轮问询函
另一组数据对比更是让人心生疑虑。在同一时期,公司的海关报关金额分别为6,139.24万美元、8,214.85万美元以及18,725.42万美元,但是合并报表中的外销收入仅仅只有5,361.96万美元、6,874.85万美元以及16,178.81万美元,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缺口。
对此,蘅东光回应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越南、泰国等境外子公司的本地销售收入并不经过报关流程,而中国香港、美国子公司直接外销的情况也未被纳入海关统计,所以需要在合并收入中做增加处理;同时,合并抵消以及寄售已报关但未确认收入的部分则要作为减项来处理。
尽管蘅东光做出了相应解释,但北交所依旧高度关注此事,并且已经要求保荐机构提供关于收入真实性以及在手订单核查的详细工作底稿,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核验其业绩数据的可靠性。
财务内控漏洞频现:关联方代付费用,员工个人账户代收代付资金不仅如此,蘅东光在财务内控方面也暴露出诸多漏洞。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存在多处不符合财务内控规范的情形,比如存在关联方代付公司费用,以及利用员工个人银行账户进行公司租金收支等操作。
具体而言,关联方UNITED SUCCESS在2021年为公司代付了48.24万元的费用,不过在后续两年里,此类交易就没有再发生过;而金某辉在同一时期,则持续为公司代付采购款项,金额分别为12.46万元、9.26万元以及2.52万元。
对于这一情况,公司解释称,是因为金某辉在五金加工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相关零部件采购具有“单价低、较为零散”的特点,所以才委托其代为采购,同时强调已经按照权责发生制将上述费用入账。
除了关联方代付费用的情况外,蘅东光还存在员工使用个人账户进行公司收付款项的行为。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员工个人卡收取的款项分别为17.18万元和10.63万元,付款金额分别为18.92万元、18.94万元,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0.06%、0.04%。
对于使用个人卡进行租金收付这一做法,公司解释称,是因为“交易对方为自然人”,出于 “灵活性、及时性”的考虑才这么做的,并且表示相关收支已经全部纳入账内核算。
声明:文中观点数据仅作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敖林
猜你喜欢
华网
共377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
蘅东光IPO:营收暴涨1.76倍遭拷问,对AFL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客户回函数据集体“对不上”,存货激增240%
2025-09-23 11:37:12
-
百奥赛图IPO:累计未弥补亏损17.54亿,实控人负债近亿拟减持H股还债引关注,专职研发人员仅剩5人
2025-09-23 11:18:15
-
雅图高新IPO:集体企业挂靠遭问询,四家应收账款客户0人参保,六个历史股东以土地使用权出资
2025-04-28 10:28:23
-
志高机械IPO:募资缩水26%!无真实交易竟为子公司开1400万票据,实控人曾为13名经销商代持股权
2025-04-27 11:09:49
-
塞力医疗被罚超千万,应收账款占营收94%,实控人占用3亿资金用于股票质押还款,前区域经理涉嫌行贿4万
2025-04-27 11:07:43
24小时热榜